{美丽天博电竞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*教工风采}80万公里,往返杭甬21年的守护

时间:2022年11月27日    编辑:卢帆    来源:宣传部     浏览次数:

在浙大宁理,有这样一群老师,他们为了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,每周往返穿梭在浙江大学和天博电竞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之间,架起知识的桥梁。而为老师们的行程保驾护航的,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校车司机们。

今天,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编的脚步,走近浙大宁理的校车司机——俞建成。

01 绕地球17圈

每周往返杭甬五趟,一趟来回320公里,每年车程超过五万公里。在浙大宁理的这21年,俞建成师傅已经开着校车在杭甬之间行驶了近80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17圈。

俞师傅是在浙大宁天博电竞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作时间最长的司机,早在2001年9月建校初期,他就已经开始为学校接送浙大的老师们了。

每周的一二三,俞师傅是要当天往返杭甬的。这样频繁的出车,遇到大雾、雨雪等恶劣天气是常事。他说,有时开夜车要开到凌晨两三点,印象最深的一次,因为遇到大雾,从杭州出发是晚上七点半,凌晨四点才到的宁波。俞师傅回忆道:“记得那次章校长也在车上,雾实在太大了,高速封道只能开省道,章校长一直在用手机帮我导航,叮嘱我注意路况,其实他也很累了。这些老师们回到宿舍睡下天都快亮了,可是第二天一早就得起来给学生们上课,真的也很不容易。”

   

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,很多浙大老师家在杭州,需要同时给浙大和我们学校的学生上课,他们只能乘坐校车往返在两城之间。开车时间长了,俞师傅也结识了不少老师们。“原来的俞春鸣老师、谌晓煜老师、顾禹标老师、马院的帅瑞芳老师、张明德老师,材料学院的方征平老师等等。”说起这些浙大的老师们,俞师傅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那些年的老师们有些虽然早已退休,但是他依然能非常清晰地一一报出他们的名字:“还有行政楼的陈主任、周部长,都这样往返了整整二十年了。跟专任教师不同,他们这些行政教师在宁波一待就是一周,都是周五回去,周日晚上再来。遇到周末有工作,他们就可能半个月甚至更久不能回家。变天或换季的时候,他们的家人经常会托我给他们带衣服或被子。很多体育老师也是如此,像朱天明老师、胡晓帆老师,他们都是浙大宁理的老教师了,因为体育课多、分布分散,有时周末经常要安排学生体测,基本也是在宁波几周不能回家。他们真的是牺牲了很多小我。”

02 平安是金

在天博电竞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开校车这些年,俞师傅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“零差评”服务,从来没有受到过投诉,每次都把老师们平平安安、开开心心送到学校。

开高速是一件容错率非常低的工作,需要司机精神高度集中,不能出一点差错。俞师傅说,车上载着的不仅是几十位有着丰富学识、教书育人的专家、教授,背后还有几十个家庭,每次出车,他都深感自己责任重大。

令他感动的是,这些浙大来的老师们,对他都非常关心。“这些大专家、大教授都很友好,经常问我吃饭了没有,有没有休息好,有时候我路上堵车,来不及吃晚饭就得从杭州返程,他们还经常会贴心地给我买好晚餐,叫我不要着急,吃完再开。这些年来真的很感谢每一位老师。”俞师傅说道。

老师们在等待发车的间隙会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,这也成了俞师傅休息时刻的调节。老师们有时候会聊起家庭、孩子,有时候会聊起学生,话里话外都是对家里的牵挂,对学生的关心。俞师傅说,好多老师从孩子小学开始聊,年复一年,聊着聊着,好几个都研究生毕业啦!“有一次有位老师把学生的作业不小心落在了车上,我一看就知道是很重要的东西,老师肯定很着急。”俞师傅回忆起当时把作业还给这位老师的情形,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,“老师们奔波上课已经很辛苦了,我的任务就是把老师们都平安送到,人和东西一样不能落下。”

03 一切为了学生

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俞师傅在往返杭甬之余,又多了一项新任务——运送核酸样本,在他看来,这是他为校园防疫尽得一份绵薄之力。渐渐地,学校也成了他的另一个家。业余时间,他喜欢在学校里跟交好的体育老师们跑跑步,感受浙大宁理的校园氛围。

“我儿子中学时住校,我一次也没有接送过他上下学,”俞师傅说起家庭,流露出些许遗憾的神情,“他现在就在杭师大上学,但是我都没机会去他的学校看过他。”家在宁波的俞师傅,每周五把老师们送到杭州后,就要赶去搭乘最晚的一班火车独自返回,每周日吃过午饭就又要匆匆启程,坐火车去杭州接老师们来宁波,准备周一的早课。因为早出晚归的行程而少了很多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,这成了他心里对家庭最大的亏欠。“在学校工作,就是要以学生为主,这些往返在杭州和宁波之间的老师跟我一样,也缺席了很多自己孩子成长的时光,但是,一切为了学生嘛。”

“我一直奔波在路上。”这是摸了三十多年方向盘、在杭甬高速上开了大半辈子的俞建成师傅的写照,也是每一位来往于杭甬的浙大宁理老师的缩影。“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,就要对他负责,站好自己的这一班岗。”俞师傅笑着说。